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李世榮
今年2月財政預算案提出將會檢討現行長者兩元乘車優(yōu)惠,近日有消息傳出,政府正研究收回60至64歲乘車優(yōu)惠,即回復至65歲才享有優(yōu)惠做法;而為了處理年滿60歲市民不滿的情緒,據悉當局有意將「還原政策」推遲實施。
有批評指出, 於疫情前(2019/20年度)相關政府開支不過是13億元;自2022年2月27日起,將兩元搭車優(yōu)惠合資格年齡下調至60歲後,到2023/24年開支升至40億元,預計2024/25年度進一步增至約60億元。隨著本港人口老化,兩元乘車優(yōu)惠的開支料會繼續(xù)攀升,長遠將對庫房帶來負擔。
民建聯認為,單純因為開支大增而要「還原政策」,完全是忽視了該政策所帶來的社會和經濟效益。
別忽視措施社會經濟效益
先說社會效益,政府計劃自擴展以來,市民一致地非常歡迎政策,長者只須兩元便可搭車搭船四圍去,多了接觸社會,有助於建立社交網絡,減少隱蔽社區(qū),也為社會帶來正面果效,這相信為政府多年來的「德政」。
經濟效益方面,施政報告才剛宣布要推動銀髮經濟,這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。要推廣銀色消費,發(fā)展銀色產業(yè),年屆60至64歲較為年輕的長者,正正就是最具消費潛力的一群,兩元乘車優(yōu)惠政策正好「助攻」配合。
此外,香港勞動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轉變,不少行業(yè)正備受退休潮衝擊,如何挽留長者繼續(xù)就業(yè)已成為近年熱話。據了解,勞工處也積極鼓勵商界聘請長者工作,例如「中高齡就業(yè)計劃」,政府向每名60歲或以上合資格求職人士,發(fā)放每月最高5000元在職培訓津貼,津貼期更由原來6個月延至12個月,目的就是增加誘因,吸引更多人參與。
政府一方面認為60至64歲長者人數眾多,令兩元搭車優(yōu)惠開支「不勝負荷」,另一方面卻又積極開拓長者出外消費,造就銀髮經濟,提供津貼現金,鼓勵長者繼續(xù)工作,反映政策欠缺貫徹性,令市民感到矛盾。
事實上,長者兩元搭車優(yōu)惠自推行以來,一直存在錯誤濫用,並有「長車短搭」等問題。針對前者,當局才於今年8月全面推行實名登記的「樂悠咭」,相關數據成效還有待政府向市民公布;至於後者,除了加強向長者宣傳不應「長車短搭」,坊間尚有不少應對辦法,當局至今還未作出認真研究或考慮,有欠向社會詳細交代。因此,在這些研究結果還未出爐便貿然要「還原政策」,當局必須慎思可會帶來的社會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