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樹仁大學顧鐵華費肇芬伉儷跨學科循證實踐及研究中心聯(lián)同4間院校今日(14日)公布《全港首個大型縱向研究—四代香港市民的心理健康和抗逆力:對逆境和創(chuàng)傷的反應》。Z世代,即18至27歲的年輕成年人,焦慮、抑鬱和創(chuàng)傷後壓力徵狀最嚴重群體,其情緒調(diào)節(jié)能力與對生活積極度比其他世代低。社會有需要關注年輕一代個人及家庭層面之抗逆能力,支持他們的心理健康。
研究第一階段在前年至去年進行,訪問10136名市民,發(fā)現(xiàn)21.9%、20.7%、17.4%全港市民分別有壓力、焦慮和抑鬱徵狀。研究更分析4個不同世代群體,分別是晚年嬰兒潮世代(年齡≥ 60 至74 歲)、X世代(年齡44至59歲)、Y世代(年齡28至43歲)和Z世代。當中22.8%、30.5%與22.3% Z世代年輕人分別有壓力、焦慮和抑鬱徵狀。Z世代年輕人焦慮與抑鬱徵狀比率明顯高於其他年齡層,結果令人憂慮。
香港樹仁大學副校長(研究院)兼卓越心理學教授鄧素琴指,研究顯示新一代年輕人抗逆能力比過去的世代明顯不足,研究結果符合國際趨勢,是全球性問題,並呼籲社會各界關注年輕人心理健康和抗逆能力,為他們提供支援,否則此情況將長遠影響香港社會健康。
此外,研究還探討各世代面對之重大創(chuàng)傷,過去一年最多香港市民遭遇的創(chuàng)傷性事件首3位分別是市民目睹死亡或嚴重傷害事件、失去至親或離婚和受暴力對待,各佔19.2%、10.6%與7.1%。分析顯示Z世代遇到之創(chuàng)傷普遍比其他世代少,過去1年曾目睹死亡或傷害事件、失去至親或經(jīng)歷離婚的分別佔16.8%和7.7%。至於12%晚期嬰兒潮世代及9.4%Z世代過去1年受暴力對待,較平均值高,值得社會留意。
仁大輔導及心理學系副教授袁穎忻表示,近1成Z世代年輕人稱過去1年曾受暴力對待,家長和老師必須倍加留意,為年輕人提供安全成長環(huán)境。
此外,研究亦指出可減輕創(chuàng)傷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關鍵的保護和抗逆因素,多個抗逆因素中最為重要是情緒調(diào)節(jié)能力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較少出現(xiàn)焦慮或抑鬱徵狀的人,其情緒調(diào)節(jié)能力明顯較高。
仁大副校長(行政)、輔導及心理學系副教授周德生稱,研究結果顯示個人和家庭因素可作保護心理健康的重要緩衝劑。對那些經(jīng)歷過創(chuàng)傷和逆境的人來說,個人抗逆力和情緒調(diào)節(jié)能力,家庭抗逆力與積極人生觀是關鍵保護因素。
研究團隊建議情緒教育、逆境教育應成為學校課程和企業(yè)訓練內(nèi)容。學校亦需加強心理輔導,察覺年輕人遇到的困難,幫助年輕人對抗逆境。至於照顧長者的照顧者和家人,更應保持警惕,盡早察覺任何對長者之暴力行為。團隊更預計兩年後會發(fā)表第二份報告。
頂圖圖説:(左起)袁穎忻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副教授;鄧素琴香港樹仁大學副校長 (研究院)、 心理學卓越教授;周德生香港樹仁大學行政副校長、 輔導及心理學系副教授;倪子健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發(fā)表《全港首個大型縱向研究—四代香港市民的心理健康和抗逆力:對逆境和創(chuàng)傷的反應》。
研究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撥款及顧鐵華費肇芬伉儷資助,香港樹仁大學聯(lián)同香港中文大學,香港浸會大學,嶺南大學及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進行。
鄧素琴香港樹仁大學副校長 (研究院) 、心理學卓越教授解說研究報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