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2023未來科學大獎周」重點活動之一、首屆「亞洲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」(亞洲青年科學家)年度會議今日(16日)舉行,吸引過百來自亞洲各地的青年科研人員、投資者、學者參與。12名獲選的青年科學家在會上介紹他們分別在「生命科學」、「物理科學」及「數學和電腦科學」三大領域的研究項目,共同展示亞洲科研實力和成果。
其中,「生命科學」得主之一、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高浩醫(yī)生以《延長健康壽命的探索:神經科學方法》發(fā)表主旨演講,探討對抗老化與神經退化性疾病 (如阿茲海默氏癥和柏金遜癥) 的共同方法。高醫(yī)生與團隊發(fā)現一種用於糖尿病的藥物GLP-1R對於抗衰老的過程中有強大作用,在老鼠身上進行實驗時,更印證藥物對代謝活躍要求較高的器官和組織,包括大腦和心臟等都有顯著成效。團隊認為,相關的發(fā)現有助設計新的臨床測試,未來也會繼續(xù)研究針對老化和特定致病途徑的新療法。
亞洲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2023年會程序委員會主席丁洪教授在開幕禮中表示,今年是「亞洲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」重要的里程碑,整個亞洲科學界在提名候選人時積極參與,令人感動。他讚揚12名脫穎而出的研究員,展示了對未來科研工作的變革性願景。香港大學署理校長王于漸教授指出,會議提供一個交流平臺,讓優(yōu)秀的青年科學家分享研究發(fā)現和未來願景,通過合作和討論,探討如何應對全球挑戰(zhàn)。
首屆「亞洲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」年度會議在香港大學舉行,近百名青年科學家、學者、研究人員和投資者出席。(圖片來源:香港大學)
亞洲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由未來科學大獎的創(chuàng)始成員設立,是一項私人資助的研究獎學金計劃,鼓勵和支持亞洲區(qū)內的青年科學家進行推動變革的創(chuàng)新研究,並為科研人才的早期事業(yè)發(fā)展提供支援。每位獲獎研究員都可獲得共10萬美元的研究資助。首屆的12位獲選人分別來自中國內地、中國香港、日本、韓國和新加坡。
之後兩場研討會分別以「我與我的科學生涯」及「燃點全球科學思想的火花」為題。在「我與我的科學生涯」研討會中,2022年生命科學突破獎獲獎者Shankar Balasubramania分享了在尋求官方研究資助上的困難,勉勵青年科學家即使遇到同樣情況都不要灰心;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Gregory Winter則鼓勵在場人士在科研路上即使面對失敗仍要不斷作出嘗試,兩人的真誠分享令現場笑聲掌聲不斷。
頂圖:亞洲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2023年會一眾成員與12位獲選的青年科學家合照。(圖片來源:香港大學)